EDI概述
EDI (Electro-deionization简称EDI)是一种将离子交换技术、离子交换膜技术和离子电迁移技术(电渗析技术)相结合的纯水制造技术。该技术利用离子交换能深度脱盐来克服电渗析极化而脱盐不彻底,又利用电渗析极化而发生水电离产生H和OH离子实现树脂自再生来克服树脂失效后通过化学药剂再生的缺陷,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渐兴起的新技术。经过十几年的发展,EDI技术已经在北美及欧洲占据了相当部分的超纯水市场。EDI装置属于精处理水系统,一般多与反渗透(RO)配合使用,,组成预处理、反渗透、EDI装置的超纯水处理系统,,取代了传统水处理工艺的混合离子交换设备。EDI装置进水要求为电阻率为0.025-0.5MΩ·cm,反渗透装置完全可以满足要求。EDI装置可生产电阻率高达18MΩ·cm以上的超纯水
PMD系统模块主要技术参数
规格型号 |
产水水量(L/H) |
回收率 (%) |
产水电阻率 (MΩ•CM) |
工作电压 (V) |
工作电流 (A) |
外形尺寸(mm) |
PND-1000L |
1000 |
90-95 |
15-18 |
30-60 |
2.5-4 |
642×295×230 |
EDI工作原理
在EDI设备中,进水中的各种离子通过树脂后被脱除,水得到了纯化,此时是利用离子交换原理来脱除水中的离子。由于离子交换膜两边加有电压,水分子被电解为H+和OH-离子去再生树脂,同时被H+和OH-离子交换下的离子在稳压稳流电源的作用下,被迁移到浓水室排放,从而实现连续再生连续使用目的。
EDI给水的预处理是EDI实现其最优性能和减小设备故障的首要条件,给水里的污染物会对除盐组件有负面影响,增加维护量并降低膜组件的寿命。
EDI进水条件
水 源: |
RO产水 |
电导率: |
1-10μs/cm |
PH值: |
6.5-9.0 |
温度: |
5℃-35℃ |
硬度: |
≤0.5PPm |
颗粒: |
≤1um |
有机物: |
≤0.5PPm |
氧化物: |
≤0.2PPm |
硅: |
≤0.2PPm |
重金属离子: |
≤0.1PPm |
进水压力: |
0.25-0.4Mpa |
产水压力: |
产水压力比浓水压力高0.05-0.1Mpa,膜堆压差取决于流量与温度 |